陳柏源 Po-Yuan Chen

“身為一個空中移動者,機窗外的「雲」是一個跟著我生活轉移的特殊約定,具有某種恆常性的存在。曾有一次的夜間經歷在颱風上空中「強降」的過程,在雲層中穿梭的強烈晃動,從機窗所見的詭譎雲狀、閃電和暴風雨,由內而生覺察生命的危機意識感,亦是展開一項以探究「人自身」與「物」之間某種帶有稍微虛的結構關係。” ——陳柏源

|簡介|

Po Yuan, CHEN (b.1994)
Kaohsiung, Taiwan

2021-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系博士班生
2018-2020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班 碩士
2014-2018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學士

|個展|聯展|

2023 續曲綿延的回音,高禾醫院,高雄,台灣
2023 共融城市—未來時光,新北市政府市府本部,新北
2023 Loophole,ANB Tokyo Riopongi,東京,日本
2023 單向度神話,新浜碼頭藝術空間,高雄
2023 空間演繹—當代水墨多媒材裝置,淡江大學文錙藝術中心,新北
2023 匯聚的分岔點—臺南新藝獎,索卡藝術中心,台南
2023 Artistes Taïwanais Exquis Exposition d’Art,Galerie Mona Lisa,巴黎,法國
2022 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有章藝術博物館,新北
2022 OneOffs NFT國際藝術博覽會,W Hotel,台北
2022 Floating Garden—陳柏源個展,Raven Coffee,台中
2022 高雄藝術博覽會,駁二藝術特區,高雄
2022 Art Shopping Salon Int. D’Art Contemporain,羅浮宮 Carrousel du Louvre,巴黎,法國
2022 YAP × PINWAY 陳柏源,賴昱旻,PINWAY,高雄
2022 磺溪美展,彰化縣立美術館,彰化
2022 Youth Artistic Power,雄崗信義美術館,高雄
2021 台灣當代水墨跨體制發展現象專題展,洪根深美術館,澎湖
2021 高雄藝術博覽會,城市商旅,高雄
2021 新貌獎,港區藝術中心,台中
2021 高雄獎,高雄市立美術館,高雄
2021 超域神遇的凝寫二式—范思琪 陳柏源 雙個展,新思惟人文藝術空間,高雄
2020 叢生— 兩岸藝術交流展,象山藝術公社,杭州,中國
2020 精神通道,廣州大新美術館,廣州,中國
2020 高雄藝術博覽會,駁二藝術特區,高雄
2020 朝 雲缺,序藝術,高雄
2020 粉飾計劃,新濱碼頭藝術空間,高雄
2020 稍微虛—陳柏源個展,新思惟人文藝術帕莎蒂納空間,高雄
2019 高雄藝術博覽會會,城市商旅,高雄
2019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世貿一館,台北
2019 灰雲處—陳柏源素描個展,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新竹
2019 叢生-兩岸院校設計展,象山藝術公社,浙江,中國
2019 當代一年展,花博爭豔館,台北
2019 非 雲—陳柏源微個展,秋刀魚藝術中心,台北
2019 台中藝術博覽會,日月千禧酒店,台中
2019 藝術新聲,大墩文化中心,台中
2019 上海城市藝術博覽會,Twelve at Hengshan,上海
2019 台北春季當代藝術沙龍展,世貿一館,台北
2018 當代一年展,花薄爭豔館,台北
2017 當代一年展,花博爭豔館,台北

|獲獎|

2023 臺南新藝獎,首獎
2022 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優選獎
2022 當代一年展,評審團入圍獎
2022 磺溪獎數位藝術類,首獎
2021 青藝力孵化計劃,佳作收藏獎
2021 盈正豫順青年藝術家典藏,典藏獎
2021 新貌獎,評審團獎
2021 高雄獎,優選獎
2020 大新兩岸青年創作獎,優選獎
2020 雅逸新銳獎,優選
2016 第四屆鴻梅新人獎,首獎
2016 第四屆王陳靜文繪畫獎油畫類,首獎
2016 璞玉發光藝術比賽西畫類 ,特優/銀獎

|著作期刊|

陳柏源,〈重新想像一種水墨—人工智能A.I. Gemini在山水創作中的幾道提問〉,《書畫藝術學刊》大觀論壇,第35期,2023。
陳柏源,〈水墨於VR中之虛擬身體意識—建立一個當代臥遊觀〉,《跨界與聯結:擴展的藝術研究與實踐》國際學術研討會,2022。
陳柏源,〈水墨書寫天氣之動態範式—以跨媒介之颱風計畫為例〉,書畫藝術學刊,第32期,2022。
陳柏源,《金奈手記:那個印度少年》,高雄:麗文文化,2021。
陳柏源,《裸樹與非雲:藝術創作腦中渾沌的曝光》,臺中:白象文化,2020。
陳柏源,《非 雲》,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碩士論文,2020。
陳柏源,〈照相寫實主義五十年回歸視覺上的手上功夫〉,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刊《藝術六月》,第七期,頁63-67,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