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曲綿延的回音」大南方藝術傳承展22日開幕,由台灣藝術家許自貴、林熺俊、謝秉勳、陳柏源透過藝術品聯合展出,傳達自我意識的探索,並且呼應南台灣文化的傳承,盼民眾透過視覺與作品互動,思考新舊世代的滋養與洗禮,體認自身與文化的邂逅。
藝術鑑賞勢不可擋,根據財政部統計資料指出,2023年1-6月視覺藝術產業銷售額達49億元,將可望破歷史新高,代表國人對繪畫、雕塑、攝影藝術品收藏已然蓬勃發展,亦是文化國力的表徵,也是生活品味提升的重要指標。
「續曲綿延的回音」是高雄新願藝術積蓄三年推出的藝術一展,意在探究藝術續曲猶如音樂旋律播放,雖已進入第二首歌但耳中仍迴盪上一首的餘音,當藝術世代形成重疊時,闡述視覺滯留現象,即有藝術判讀的無限面向,「這是一段難得的回音,展現藝術在高雄的延續」執行長王家荺有感而發這樣表示。
也接續強調,2023「續曲綿延的回音」藝術展於10月11日至12月31日舉行,並選在三月剛完工的高雄新地標高禾醫院展出,將藝術作品融入「續曲綿延的回音」大南方藝術傳承展22日開幕,由台灣藝術家許自貴、林熺俊、謝秉勳、陳柏源透過藝術品聯合展出,傳達自我意識的探索,並且呼應南台灣文化的傳承,盼民眾透過視覺與作品互動,思考新舊世代的滋養與洗禮,體認自身與文化的邂逅。

王家荺談到,大部分人認為藝術品多會放在美術館裡,但這使人有距離感,她希望自己的策展不應侷限認知上的空間,應讓民眾能與藝術品多點互動,而採用藝術介入不同空間,嘗試使空間氛圍達到質變,進而強化個人視覺、聽覺和溫度感受上的鑿痕。藝術不是只有用眼睛去看,觀賞者亦能藉由不同空間,產生不同的心靈感受,達到文化思辨,厚植台灣文化創意的根源。
本展以世代為主軸,爬梳不同兩世代如何伴隨著台灣藝術發展至今。藝術家以人生內力創造出作品,延展自我意境的探索和人生體悟,讓作品不僅有美感表現,更多來自崇高的生命關懷與尊重,也帶動世代之間的相知相惜,王家荺強調,這也是選擇高禾醫院作為策展場地的初衷。「續曲綿延的回音」展覽期間2023年10月11日至12月31日,地點:高禾醫院(高雄市鼓山區博愛一路460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