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球同行.藝湛登峯】台灣首次PGA公開賽與藝術跨界演繹

台灣首次有高爾夫球與青年藝術家合作,藝術與體育運動結合,跨界的演繹激盪出更多不一樣的火花。

由五位青年藝術家與高雄球場跨域結合,以高雄球場、高爾夫球、澄清湖等作為創作意象,歷經近二個月完成一幅近300號的藝術畫作,懸掛於澄清湖畔的高雄球場,並為即將在高雄開打『2022 PGA高爾夫球巡迴賽-啟川盃高雄公開賽』提前熱身。 李福忠/攝影

最近許多球友發現,走進高雄澄清湖球場迎面而來的一幅近300號(約328*238公分)的藝術畫作,總是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不知不覺喊出「哇~」的讚嘆聲。這是由謝秉勳、呂紫晴、洪浩澤、陳柏源、戴韻琪五位青年藝術家進駐高雄球場集體共同創作,並與高雄球場的高雄高爾夫俱樂部理事長,也是財團法人陳啟川先生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建甫集思討論,善用五位青年藝術家在不同藝術領域的專長創作發想,以高雄球場與高爾夫球作為創作意象且結合個人特色與符號,並融入澄清湖的意象,歷經近二個月時間,從天馬行空的發想開始,到寫實與藝術的衝突,再到融合與演繹的重生,終於完成此大作。

這不僅是台灣首次高爾夫球運動與青年藝術的結合,展示高雄球場對於青年藝術家的認同與扶持,更為今(2022)年10月25~29日即將在高雄球場開打的『2022 PGA高爾夫球巡迴賽-啟川盃高雄公開賽』提前熱身。

高雄高爾夫俱樂部理事長陳建甫(左四)、高雄球場副總劉厚鵬(左三)、新願藝術執行長王家荺(左五),與青年藝術家謝秉勳(左一)、戴韻琪(左二)、呂紫晴(左六)、陳柏源(左七),在畫作前合影。 李福忠/攝影

此外,搭上近年文創新熱潮,更將此畫作結合文創藝術,開發帽子、毛巾、提袋、紀念品等許多周邊商品;球賽期間,更由「青藝力」帶領10位青年藝術家-謝秉勳、呂紫晴、洪浩澤、陳柏源、戴韻琪、馬俐安、張峻碩、鄭宇宏、陳泰樺、王以辰,於球場二樓展覽廳舉辦聯展,在欣賞球賽的同時也能感受到藝術的氛圍,更讓PGA公開賽與藝術跨界演繹,創作出更多的不可能。

本次展覽策展人陳建大明老師表示,來到高雄球場的每一個人,都是藝術家,都可以在流動變幻的生命時空畫面中,展現各自獨特美麗的生命姿態,擴大對藝術的定義,突破傳統觀念的制約,在不同領域的界限裡,跨出更自由自在的一步。

長期支持高球年輕選手,近來也開始支持在地青年藝術家的陳建甫理事長表示,高雄球場為提升10月在高雄的PGA比賽豐富度,同時也關注到近二年在高雄崛起的青年藝術「青藝力」,特邀請青年藝術家進駐球場集體創作,並於比賽期間舉辦「高雄球場xYAP青藝力-青年藝術家聯展」,希望把青年藝術家結合起來,不僅讓高球運動與藝術結合,更讓已有61年歷史的高雄球場能藉由藝術展現不同風貌。

位於澄清湖畔的高雄球場已有61年歷史,今(2022)年10月25~29日即將舉辦『2022 PGA高爾夫球巡迴賽-啟川盃高雄公開賽』。 李福忠/攝影

畢業自紐約大學藝術系的青年藝術家謝秉勳表示,此幅300號的藝術畫作創作理念,除代表位於澄清湖的高雄球場、高爾夫球外,更融入澄清湖、圓山飯店、中興塔、三亭攬勝、在地鳥類等澄清湖地標及特色。下方採寫實畫法,樹林、綠地、果嶺、沙坑等,人們在球場上盡情享受著揮桿樂趣;上方天空特意開一扇窗,窗內流動的海水湧入澄清湖內,象徵生命的生生不息,窗內又是一片藍天綠地,讓整個畫作藉由此窗躍升到另一個新世界。謝秉勳強調,畫作左邊刻意以紫色、藍色、黃色及用點畫呈現幾座不同的山景,去衝擊整個畫作的顏色,能有別於一般山水畫,更讓畫作在衝突中展現融合的技巧,也呈現青年藝術家們自由創作的本性。

今年23歲的日本天普大學藝術系四年級生呂紫晴,專長是以流動性的技法進行創作,運用流動技法創作窗內海水流動及澄清湖湖水的波光粼粼。她說,澄清湖讓人有種神秘又平靜的感覺,故用紫粉色來呈現澄清湖的意象。呂紫晴是五位青年藝術家中唯一的在學生,她表示,能有機會與其他青年藝術家共同創作,讓她收穫滿滿,尤其五個人一起發想、一起創作,單單從磨合、發想到畫草圖且不斷修改就花了二周時間,五個人不同的背景、不同的畫風、不同的藝術專業領域,透過共同創作竟能讓此畫作如此生動、和諧,彷彿鮮活起來,真的很不容易。

高雄球場是離高雄市區最近的高爾夫球場,更是喜愛高爾夫運動的民眾,練習揮桿或是下場打球的最佳去處之一。 李福忠/攝影

樹德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畢業的戴韻琪表示,從無到有的創作過程歷經不少變化轉折,首先大家先提出想法,並融入澄清湖、高爾夫球等元素,並不斷地修改草圖,在實際創作的過程,又有新的想法及新的元素不斷的被修改與不斷的被融入,真是一項大工程。戴韻琪說,這次她運用許多壁畫的技巧,去展現光影變化,並強化陰影部分,讓畫作藉由明暗與深淺,呈現從近到遠,再從打開天空的窗戶望去,看到無限的寬廣及無窮的可能。

目前仍在台灣藝術大學書畫系攻讀博士班的陳柏源表示,五人在球場集體創作期間,經常看到高雄球場在晴天太陽下、在陰天、在雨天都有著不同風味與意境,因此他在天空中畫出許多圈圈,每一個圈圈都是一個小宇宙,有著晴天、陰天、雨天的不同意境,展現宇宙大融合的感覺。陳柏源強調,第一次讓藝術與高爾夫球串聯,一開始五位青年藝術家與球場陳建甫理事長不斷的開會討論,能讓大夥藝術學養貢獻於此,真的感到相當欣慰。

長期支持高球年輕選手,近來也開始支持在地青年藝術家的陳建甫(中),此次結合高雄球場與高雄在地青年藝術家合作,藉由藝術與體育運動結合,跨界演繹激盪出許多火花。 李福忠/攝影

洪浩澤則是從義大利米蘭修習平面設計畢業回台,也是本次共同創作中特別擅長以電腦繪圖的藝術家兼設計師。擅長電繪的他,為這次高雄球場的共同創作,特別再拾起許久未碰的畫筆及顏料。在開始本次共創時,他先以電腦繪圖打出草稿,將高雄球場的綠地、果嶺、球友的姿態設計出來,再以手繪的方式畫出平面設計,這樣的嘗試不僅有別於以往的草圖設計,對他來說同時也是一項新的挑戰。

這五位青年藝術家從一開始完全不認識,透過此次活動結識成為好朋友,更善用各自的藝術專長,投入集體創作貢獻所學,為藝術與運動結合立下新典範。

經濟日報 李福忠 報導
新聞連結:與球同行藝湛登峯 台灣首次PGA公開賽與藝術跨界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