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 高雄【象形之外/Imago 】南方 另一種迷人的藝術風貌 (聯合新聞網)

展期自10月15日至11月23止、於高雄文化中心至真三館的展覽【象形之外/Imago 】,由林熺俊、鄭勝華兩位教授共同策展,新願藝術展覽執行,邀請沈昌明、林熺俊、阿卜極、洪明爵、陳建大明、蔡獻友、賴新龍等七位資深藝術家,聚焦於象形議題上的繪畫發展與成果,呈現出當代南方藝術另一種細膩的、詩意的、抽象的與精神性的繪畫表現。

此次象形之外座談會與談人員合影(左至右) 藝術家許一男、藝術家洪明爵、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陳明惠、亞洲藝術新聞總編輯鄭乃銘、策展人鄭勝華、策展人兼藝術家林熺俊、高雄市文化中心廖小玲處長、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新願藝術執行長王家荺、藝術家陳建大明、藝術家沈昌明、藝術家賴新龍、藝術家阿卜極(詹憲坤)。
此次象形之外座談會與談人員合影(左至右) 藝術家許一男、藝術家洪明爵、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陳明惠、亞洲藝術新聞總編輯鄭乃銘、策展人鄭勝華、策展人兼藝術家林熺俊、高雄市文化中心廖小玲處長、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新願藝術執行長王家荺、藝術家陳建大明、藝術家沈昌明、藝術家賴新龍、藝術家阿卜極(詹憲坤)。
象形之外座談會後合影 (左至右) 新願藝術執行長王家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亞洲藝術新聞總編輯鄭乃銘、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陳明惠、策展人兼藝術家林熺俊、藝術家洪明爵。
象形之外座談會後合影 (左至右) 新願藝術執行長王家荺、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亞洲藝術新聞總編輯鄭乃銘、國立成功大學創意產業設計研究所副教授陳明惠、策展人兼藝術家林熺俊、藝術家洪明爵。

對這些藝術家而言,強調逼真、寫實與對應外在現實的指稱性象形不再是繪畫上主要的考量,而是一個參照,因為他們看見的不再僅僅是一個外在象形,而是融合了主觀精神的內在「心象」,無論是有意識地轉化或改造,或者是無意識意象的捕捉。或許可以這麼說,從古典到現代繪畫的發展是一段從「象形」(Image)到「心象」(Imago)的交錯演進過程,固有之形與表象色彩對現代藝術家而言已達超然與自由之境,無須自我設限與羈絆。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基本上,本展有三個子題︰

1.透過外在環境的形象轉化,包含自然、落葉、城市與個人生命視野,轉化具象之形於自治之造型;2.透過宗教性的轉化、透析或穿越表象之形,進入精神純度的提煉;3.形色自治,在歷經象形、超越形體,自造圖像之後,已是經歷世俗錘鍊,來到了悟自身天命之際,對藝術與生命的內在體悟。

展覽現場
展覽現場

本展所邀請的七位藝術家,受現代藝術的涵養,經歷社會的激烈轉變,他們將年輕時對藝術的熱愛、追求、狂熱與激情昇華為社會責任、公共參與以及藝術實踐,中年之後轉為內在沉潛、宇宙性靈與生命終極的追求。他們的藝術創作生涯皆超過三十、四十年以上,其藝術作品經過長時間的積累與演變,個人生命經過人事變遷與日常世俗的淬鍊,均有各自獨特的體驗與感悟,更使得他們的作品在超越象形之後,更顯得內斂、溫潤、典雅與詩意,表現出一種飽含生命潛沉與藝術淬鍊後的精神性美學,值得細細品味。

策展人兼藝術家林熺俊開幕致詞
策展人兼藝術家林熺俊開幕致詞

觀察高雄藝術近年來的發展,欣見透過許多藝術家的努力,已逐漸凝聚出一些主題與特色,本展希冀在這個基礎上,繼續將高雄藝術不同的風貌介紹給觀眾,展現南方藝術深厚的豐富性,並且作為後續相關藝術議題之開展的契機。

「象形之外/IMAGO」七人展
展期:2021/10/15(五)~11/23(二)
開幕茶會:10/16(六)15:00
展覽地點:高雄市文化中心《至真堂三館》
藝文支持:陳啓川先生文教基金會、馬光中醫醫療網、威力德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藝企相挺:舊振南食品股份有限公司、Japara台灣總代理埃及香氛精粹、瀚將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威齊織品科技有限公司

感謝聯合新聞網的報導,原文聯結:https://udn.com/news/story/7037/586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