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報導|【登場-陳廷晉2021百群人】預展台南座談會 (華巍藝術新聞)

(右起)趣活執行長侯勝敦、藝術家陳廷晉、國際藝評人林育世、當代藝術家陳建大明、新願藝術執行長王家荺。

10多年來,駁二《工人與漁婦》大型公仔原創者陳廷晉與高雄文化局合作的文創品,皆由吉而好公司/趣活文創Cheer for設計、生產與行銷,此次在長年支持在地藝術家、不遺餘力推動藝企結合的新願藝術執行長王家荺的促成下,讓陳廷晉的作品《背影》在高雄趣活駁二與台南趣活藍晒圖同步登場展出,並為5月底即將在屏東美術館舉辦的陳廷晉百群人創作展暖身。

當代藝術家陳建大明、新願藝術執行長王家荺

日前(4/8)在台南趣活藍晒圖辦的第二場《動盪時代下的自我擁抱》座談會,當代藝術家陳建大明引言指出,因每個人有不同的價值觀和見解,在面對動盪時代的感覺和對應亦各有所不用。藝術家在選擇回應的姿態和策略也會有很多的方法,而陳廷晉是選擇用雕塑《背影》的方式粉墨登場,給予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

(左起)當代藝術家陳建大明、藝術家陳廷晉、國際藝評人林育世。

陳廷晉說,「群眾亅對他而言,是一種趣味,當百群人雕刻到一個數字,就越會覺得不夠。在木雕創作過程,他意圖透過雕與刻,來慢慢挖掘出裡面的靈魂。

他用《背影》來呈現人在無意識或發呆時的感覺,這種放空與發呆的狀態,更容易真正的面對自己、和更容易感覺到自己的存在,也就是在缷下社會性的工作之後,才是真正面對自己的《登場》。

當在探討作品背面的另一面、卻還是背面的時候,這個概念就好像是一個括號,而這個括號裡面想要註記的東西,就由觀眾自己填寫進去。

藝術家陳廷晉、國際藝評人林育世

藝評人林育世用了幾個不同的面向去評論、解析、和透過展覽的呈現,讓觀賞者有一個認識陳廷晉創作的途徑。

林育世剖析說,在陳廷晉人格成長階段,恰巧處於一個X世代的根,和不同世代堆叠下來的歷史共業,若從這個角度去看陳廷晉的作品,他對於臉孔、認同和身份的模糊性,剛好可以明確的去印證一個時代的變遷。

從陳廷晉百態人物的背影去探索百樣的靈魂,這裡面有迷惑、有焦慮、有淡淡的憂傷、也有認同的解離。這裡面或許有你、或許有我,正是因為這種孤獨觸動了你我,而引起了觀者的共鳴。這裡面也包含了一些想要看見自己、或想看見別人臉孔的渴望,但他又是永遠停格在不被看到的狀態。

陳廷晉用現代年輕語彙的標題,以及背影的肢體語言的趣味性,讓這種哀傷中又帶著一點諧趣,讓觀者在會心一笑之餘,還有更多的鏡像遐想,同時也暫時忘記一些無奈和社會認同的解離…。

陳廷晉百人創作,在高雄趣活駁二與台南趣活藍晒圖同步《登場》展出,展期到5月10日,歡迎群眾跟著陳廷晉一同粉墨《登場》。

華巍藝術新聞 採訪報導/飛揚

原文鏈接:http://www.huaweart.com/archives/9503

感謝華巍藝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