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新龍「花潤再現.夢蝶系列」藝術創作展已經開展囉!
暗夜花香壓克力顏料‧畫布acrylic on canvas116.5×80.0cm 2019
跳脫以往多以線性結合塊面的抽象繪畫表現,轉換完形心理學的相互填補,讓看者建構出多重對話層次的可能,展現出殊途同歸的繽紛燦爛。
此次主視覺《暗夜花香》有一大面積的藍,暗示著黑夜,而簡單冒出的形狀如花朵一般,正透露著芬芳。畫面的色彩又有如蝴蝶般的耀舞著神秘的光彩。這件作品還是隨著夢蝶系列的轉換一直延續藝術的語彙與思維。
駐村分享茶會於1/12下午2點,當天賴新龍老師會分享相當精彩的駐地演講,歡迎各位朋友前往蒞臨參觀指教!
|展覽參觀日期|12/25 — 3/1
|駐地分享茶會|1/12 (日) PM 2:00
|展覽地點|精品河堤咖啡會館
|展覽地址|高雄市左營區光興街221號
賴新龍,1964年出生於台灣屏東縣。
畢業於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
大學畢業前,即獲得台北市立美術館所舉辦現代雕塑大展的首獎。
在蘇格蘭鄧肯喬登斯坦藝術學院修讀藝術創作。
後來獲得英國鄧迪大學公共藝術與藝術創作碩士。
曾任大仁科技大學數位多媒體設計系系主任 。
現為悍圖社第七、八任社長
曾參與獲邀參加美國西雅圖馬頭雕塑節,北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藝術節。
多次獲邀參與美國夏威夷大學MOMA美術館所舉辦的鞋盒袖珍雕塑展。
2001年為高雄市立美術館光之雕塑藝術展得獎人之一。
曾經展覽於中國北京,四川重慶,美國,英國,日本京都,名古屋,韓國首爾,台灣等地。
賴新龍為台灣公共藝術理論與創作的開路先鋒之一。
發表多篇現代雕塑與公共藝術學術性文章。
目前創作與生活在台灣。
LAI HSIN LUNG, Born in 1964 in Pingtung County, Taiwan.
Graduated from the Chinese Cultur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Graduation periods, namely access to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organized the first exhibition of modern sculpture prize.
Art Institute Dancan of Jordanstone college of Art in Scotland .
Later, the British University of Dundee Master of Public Art and art.
From 2010 to 2012 ,The head of Department of Digital Multimedia Design at TAJEN University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U.S. has been involved in Horse Headsculpture festival in Seattle, Northern Ireland Belfast Festival.
Repeatedly invit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University of Hawaii organized by MOMA Museum shoebox sculpture exhibition.
2001 Kaohsiung Fine art Museum Sculpture Exhibition of Light one of the recipients.
Ever exhibition in Beijing, China, Sichuan, Chongqing,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Japan, Kyoto, Nagoya, Seoul, Korea, Taiwan and other places.
LAI HSIN LUNG,Taiwan theory and creation of public art pioneer one.
Published a number of modern sculptures and public art scholarly articles.
Creation and currently living in Taiwan.

風無定,人無常。人生如浮萍,聚散兩茫茫。百年苦短,過盡千帆,落英滿懷,暗香盈袖。
總有一抹記憶,會讓人難忘;總有一處風景,會讓人縈繞。
這是2019到大陸參加交流展未展的同系列作品,以一種不同的心態來表現我的抽象畫一些情懷的另一篇。
抽象繪畫作品無非是線條與色彩所構築的畫面,所以線條是協調的符號。

來自南送陸游-夜吟
六十餘年妄學詩,功夫深處獨心知。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
陸游由作詩得以悟道,可說是此詩最深刻的意涵所在。表面說是「夜吟」,其實不只是吟詩這麼簡單,陸游所吟誦的應是人生這首大詩吧。其中冷暖只有自己最清楚,這就是「功夫深處獨心知」所欲指出的神妙之境了。
有一些時候創作者的心態有如悟道中去強加體會,為了畫面的完整,會有一些心思表現,是無可厚非的情形,我在創作中也常常有一些感悟。畢竟內心世界轉換成為一個畫面,就看觀者如何解讀了。

杜甫在《小寒食舟中作》描寫著
春來水漲,江河浩漫,所以在舟中漂盪起伏猶如坐在天上雲間;身體衰邁,老眼昏蒙,看岸邊的花草猶如隔着一層薄霧。見蝶鷗往來自由,各得其所。站在潭州向北直看長安,像是在望天上的白雲,有一萬多里,驀然生愁。 這幅作品的畫面就有如杜甫的描寫。有時候作品會自己找題目,也會與古人有著同樣的情景。沒有刻意,但有著同樣心境,這是抽象畫的魅力。

這一系列作品雖然與唐詩宋詞有關。其實是以古人的文字詞藻當作題目表現。
不管是流暢文字或是華麗詞藻,都能呈現抽象畫的意境。
就畫面而言,其色彩與線條都是為了畫面的協調。
拂曉風就是早上所吹的微風,其實這裡有風、光、水、綠。就如同一條一條的缐,是詩走過的痕跡。一片片的色彩,是風吹過的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