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詩性空間的穿越」2017創作個展自述
門的符號是穿越、線性是連結
時間累積了生命的厚度,少了曾經年少的姿意輕狂,自由己不是追求藝術的目的與終點。在這段創作的時間中,當不自覺地發現常常雙膝跪地在作畫時,反而心中卻暗自欣喜生命中的這份願意把心放下的成長,那是一種願意對於藝術的虔誠、一種願意學習對於處事待人的謙卑⋯

於是在創作時,總是來來回回探索內心的雙重感性與理性如何兼容在我的畫面中。從早期的土地元素符號如何結合隱約的建築、幾何的空間形式。因此在創作的過程中,也不斷嘗試在有限的畫布𥚃尋找色彩、線條與結構之間無限的組合。

當對於自由有著更多的想像,正因為是想像,而不是寫生般的再現,雜捻了諸多生命經驗裡的風景,才會不斷境隨心轉的,在手中揮灑出來,畫面的結構不單單只是反映著每一刻當下的心理狀態,更反映與過去的自己對話的過程,十多年前的作品,較多山川、石塊、流水、枯木等地景自然的符號,另造一種抽象風格的山水樣態。

再次重拾畫筆,創作的初衷與熱切的慾望,並非只是恣意的奔流,而是知性的在線條、色塊等近似建築空間的幾何結構中,尋找真實自我的棲居之處。流動的意識是任意識召喚在前,而意識的流動則是梳理回憶與記憶的過程,隨著歲月靜好的從容與穩定,得以讓自己有機會,探索出屬於自己的藝術符號,諸如ㄇ字或ㄩ字等不同方向的特徵浮現的也更為明確。當特徵漸漸的成為畫面中重要的關鍵線索時,椅子的形象也開始於畫面中明朗而至,「穿越」、「連結」與「駐留」亦成為重要問題意識。穿越與駐留無論關乎著空間與時間,感性的邏輯創作,也更深刻體認不應該遠離人的初心與質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