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評論│“Jhaun Shen:英倫序曲”– 於同生英文書藝首展(中國評論新聞網報導)

於同生首次展出英文書藝創作。

  中評社高雄6月12日電(作者 洪威喆)高雄鹽埕的新藝文空間“野無境”在10日舉辦書法家於同生首次英文書藝創作展“Jhaun Shen:英倫序曲”開幕茶會,現場展出的作品主要以Wine、Beer、Whisky等酒名,以及Tea、Fun、Lucky等英文字寫成,可看到筆墨飛舞幾乎看不出英文字跡,如入抽象畫般的意境,讓人看了嘖嘖稱奇。 

  於同生,泅游於書道30年的時光,從魏碑的渾厚圓潤氣勢出發,在2014年時的個展“不惑之惑—於同生書藝求索展”,展出作品涵括篆、隸、行、草,筆畫酣暢且將其原本渾厚的線條在各字體間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四十不惑的時點,約莫四年前,受友人之託書寫一場海外展覽之展覽名稱,當時的嘗試雖未果,卻在他心裡留下一個有趣的種子,並且開始思索書寫不同系統的文字時,如何運筆?如何面對重複的狀況?成為他這幾年書寫時一直嘗試思考的事情。 

  本次展題Jhaun Shen可譯為“轉生”、“轉聲”或“轉身”,以書寫漢字的工具書寫拼音文字,使其本身擁有個性,對文字而言,是一種轉生;也似西方文字轉身面向東方的一種方式。同時,經過書寫被賦予創作者的概念時,隨著筆意念出口,將會是另一種聲調。對書寫者而言,是一項實驗,透過選擇書寫內容,將詞彙意義的掌握轉譯成書寫造型,構成介於英文字母及漢字之間的畫面;在觀者端,不論解讀成中文或拼音文字,也都將是另一個階段的轉譯。 

  於同生表示,他在傳統書法很久的時間,因此他不會稱這次展覽為書法展,或視此次創作為新書法,而是一種以書寫作為創作手法的“書藝”,游離在書法範疇邊緣,但又不同於“書法畫”,因為繪畫的創作方式,可能會花上一個月的時間,不斷的在畫面上疊加筆墨,而他仍然是如寫書法般,以一次性的書寫方式,創作此次展覽的作品。 

  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藝術總監謝佳伶表示,於同生從符號的角度出發,把拼音文字賦予符號的意義,強化符號的圖像意義;在書寫的內容上,他藉由單字及話語的意義,使拼音文字的書寫也具備情感的投射,賦予符號另一層意義與價值。 

  “野無境”負責人童鈺華表示,本次展出作品,觀者應不執著於“辨識”或“讀懂”書寫內容,而是體會創作者執筆面對不同文字系統、不同筆畫構成所展開的冒險與實驗;同時,也是創作者站在傳統書法的基礎上,展現當代面貌的創作。書寫,回歸起始,是創作者的企圖心。 

中國評論新聞網報導

報導連結 :  http://hk.crntt.com/doc/1047/0/9/9/104709982.html?coluid=223&kindid=11312&docid=104709982&mdate=0612013515